一、理论学习 ⒈学习《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纲领性文件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相关精神,用便签的方式记录想法并与同伴分享交流。 ⒉明晰中班劳动教育的目标。
⒊中班幼儿劳动能力与兴趣调查结果分享。 二、劳动教育清单内容的初步讨论与梳理 ⒈教师们分成小组,结合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调查结果,围绕劳动教育的不同领域,初步讨论适合中班幼儿的劳动教育内容,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大白纸上。 自我服务劳动:包括独立穿衣、脱衣、叠放衣物,熟练使用勺子、筷子进餐,自己洗脸、刷牙、洗手、洗脚,整理自己的书包、抽屉等。 班级服务劳动:协助老师整理图书角、玩具柜,分发餐具、纸巾,照顾自然角的植物和小动物,参与班级环境布置(如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装饰教室)等。 手工劳动:学会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形状,用彩纸折出常见的动物、花朵等,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如添画、涂鸦),用黏土或彩泥制作简单的物体,尝试进行简单的编织活动(如用纸条编织小篮子)等。 种植养殖劳动:参与种植蔬菜、花卉的全过程,包括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等,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基本需求;协助饲养小动物,如喂食、清理粪便、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生活体验劳动:认识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参与简单的烹饪活动(如制作水果沙拉、包饺子等),体验劳动创造美食的乐趣;模拟生活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劳动(如扮演超市收银员、餐厅服务员等),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劳动意识。 ⒉针对清单初稿,教师们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描述、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目标明确化:为每项劳动教育内容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例如“幼儿能够在 5 分钟内独立穿好衣服,且衣服穿戴整齐”“幼儿能够用剪刀剪出至少 3 种不同的形状,并能组合成一幅简单的画面”等,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内容描述精准化:对每项劳动内容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详细描述,确保教师和幼儿都能清晰理解。例如,在“种植蔬菜”的劳动内容中,明确写出“教师带领幼儿选择合适的蔬菜种子(如生菜、菠菜等),讲解播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幼儿用小铲子在花盆中挖小坑,将种子放入坑内,然后覆盖上一层薄土,最后浇水至土壤湿润”等步骤,使劳动教育活动更具可操作性。 实施步骤合理化:根据中班幼儿的注意力和体力特点,合理安排每项劳动教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例如,自我服务劳动可以每天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班级服务劳动每周安排 2 - 3 次,手工劳动和种植养殖劳动每周各进行 1 - 2 次,每次活动时间控制在 20 - 30 分钟左右。同时,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分层实施的建议,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劳动难度和挑战,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劳动教育清单在一日生活中的实施策略研讨 ⒈探讨如何将劳动教育清单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使劳动教育常态化、自然化。 戴:可以在生活环节渗透,比如在早晨入园、午睡起床、离园等生活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自己穿衣、整理床铺、收拾个人物品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例如在穿衣环节,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唱“穿衣歌”,帮助幼儿掌握穿衣的技巧和顺序。 顾:也可以将劳动教育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乐趣。例如,在建构区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一起收拾积木,培养他们的整理和分类能力;在娃娃家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进行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增强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角色意识。 曹:在教学活动拓展,在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等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巧妙融入劳动教育元素,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深度。例如,在语言活动中讲述有关劳动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劳动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在艺术活动中,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劳动场景和劳动成果,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活动中,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索劳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在健康活动中,设计与劳动相关的体育游戏,如“运粮食比赛”“推小车运玩具”等,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 顾:还可以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如餐前、餐后、课间等时间,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擦桌子、摆放餐具、整理图书等,既可以避免幼儿在过渡环节的消极等待,又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⒉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案例,交流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劳动教育清单在一日生活中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四、总结与后续计划 主持人:在教研活动结束后的一周内,请教师们根据讨论确定的劳动教育清单和实施策略,制定本班的劳动教育计划,并在班级中开始试行。试行一个月后,组织教师再次进行教研活动,交流劳动教育清单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对清单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