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人开场 我们本学期主要研究中班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发与实施,先从理论上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以及意义等方面,主要是通过读书活动来达成。 二、聊聊“绪论” 任:为什么要进行幼儿园劳动教育? 顾:劳动可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幼儿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简单劳动,能够逐渐学会照顾自己,为以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比如,学会自己系鞋带,能让幼儿在生活中更加自主。 戴:可以锻炼动手和思维能力,生活中一些手工劳动或者简单的清洁劳动,如制作手工贺卡、打扫教室角落,能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促进手眼协调。而且劳动过程会激发幼儿思考,像搭积木,思考怎么搭得又稳又好看,这是对思维的锻炼。 曹: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噶,比如当幼儿参与班级值日,负责擦桌子等任务时,他们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责任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有责任维护班级的整洁。 任:所以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有很多的作用,不管对于技能上还是习惯品质上都是有利的。 任:现在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曹:幼儿劳动的实践机会有限。幼儿园里提供给幼儿真实劳动的场景和工具不够丰富,幼儿能动手实践的范围比较窄,大多集中在教室清洁、植物角养护等简单活动。 戴: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但家庭中没有相应配合,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幼儿在幼儿园学会自己穿衣,回家后家长却全部代劳。 顾:有时候会出于安全原因,很多事情只是让孩子知道了解一下,并没有付诸实践。 戴:部分老师对于一些劳动知识也是缺乏的,老师都不知道怎么进行,就没办法开展劳动课程或者活动。 顾:幼儿园没有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比较零散、随意,没有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任: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开展幼儿劳动教育? 戴:可以先让家长老师转变观念,相信孩子的能力,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曹: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同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促使家长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劳动教育。 顾:还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把劳动变成游戏,如“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餐厅服务员,学习收拾餐具,提高劳动积极性。 戴:通过讲劳动主题的绘本故事,像《蚂蚁和西瓜》,让幼儿了解劳动过程和乐趣,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幼儿的积极性会很大。 三、聊聊“第一章” 任: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它与中小学所说的劳动教育有什么异同之处? 顾: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指围绕幼儿一日生活开展的为自我服务的生理性劳动、为他人服务的集体性劳动和适应未来生活的探索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幼儿“自能劳动创造个人生活美”“集体创造家园美”“探索劳动创造未来生活美”的三大品质。 戴:小学和幼儿园劳动教育都是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孩子明白劳动的重要性,懂得劳动成果。 曹:都是以实践活动为我主要方式,幼儿园会组织幼儿分发盘子值日生服务,小学也会让孩子做值日生进行校园打扫卫生等实践活动。 顾:幼儿园劳动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较为基础、浅显。例如,让幼儿学会自己穿衣、吃饭。小学劳动教育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一定的劳动技能,目标更深入。比如,要求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曹: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内容比较简单、轻松,多是自我服务和简单的班级服务,如洗手绢、给植物浇水。小学的劳动教育内容在难度上有所增加,包括手工制作复杂一些的模型、参加社区简单的公益劳动等。 戴:幼儿园劳动教育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把劳动融入游戏过程中,使幼儿在玩乐中劳动。例如,通过“过家家”游戏让幼儿模仿做家务。小学劳动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游戏,还有专门的劳动课程、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 任:幼儿劳动教育内容可以在哪些活动中进行? 顾:生活活动中可以进行,比如在日常生活的洗漱、穿衣、进餐环节,教幼儿自己洗手、刷牙、穿衣服、系扣子、使用餐具独立进食等,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中班幼儿可以安排幼儿轮流值日,如负责整理图书角、玩具区,擦小桌子、小椅子等,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和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戴: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在角色游戏“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爸爸妈妈做家务,如扫地、洗碗等;在“医院”游戏里,幼儿扮演护士整理医疗器具等,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劳动角色。在区域游戏搭建积木时,幼儿需要搬运积木、收拾整理积木,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简单的劳动体验。 曹:在教室的自然角,幼儿可以参与照顾植物,如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生长;也可以饲养小金鱼、小乌龟等小动物,给它们喂食、换水,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顾:幼儿园有小农场,可以让幼儿参与播种、除草、收获等农事活动,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任: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及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了解到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与中小学之间的异同,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让幼儿主动参与进来,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