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春天的线
执教者:钱康平
太仓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一、研究课题名称: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介绍:
⑴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立足于“儿童本位”组建幼儿委员会,通过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引发幼儿对幼儿园管理的兴趣,作为幼儿园的小主人主导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彰显儿童立场,并更好的做到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
⑵ 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资源开发及内容的研究。
主要研究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助推幼儿自主管理,并结合现有资源以及正在开发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开展一系列真实、自然、创造、体验的活动,不断夯实“自主社区”的内容,对“自主社区”进行深度的规划与资源开发。
⑶ 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幼儿自我管理机制的研究。
主要研究以儿童立场出发,依托幼儿委员会进行幼儿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教师用横向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发现更多幼儿的闪光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切实、科学地促进幼儿园自主社区的构建。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指南》中提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雨伞是我们很常见的事物,引导幼儿在常见事物上进行想象和创作,让他们更好的进行表达。《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常见的雨伞这一事物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孩子感兴趣的。通过开展本次活动,不仅提供幼儿自主设计雨伞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还鼓励他们与同伴合作,提升幼儿合作意识和审美经验的传递,促进同伴间的共同进步。
四、研究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感受作品中线的变化与活力以及点线结合的独特表现手法,体验作品传达的早春意境。
2.运用水墨画的形式以及点线结合的手法,创作自己已喜爱的早春美景。喜爱春天的大自然,体验发现、表达的乐趣。
五、理论/理念说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六、研究方法:
⑴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首先,它以找出一个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起点为开端。之后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找到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发展出自己的行动策略。最后,将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并对其效果加以检验。
⑵观察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自主社区”中的种种表现,来分析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现象、障碍等等。
⑶经验总结法:通过开展自主社区实践,阶段性地总结、反思,撰写研究经验及研究报告,形成有参考意义的模式。
⑷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地分析。
七、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⒈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引出春雨下的雨伞,激发幼儿的兴趣。
⒉欣赏美丽的雨伞图片,了解伞面的不同装饰方法。
⒊讨论设计的方法,提出设计要求。
⒋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八、研究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乐于思考,善于倾听,体验活动的快乐。但由于孩子受到经验、能力等诸方面的影响,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引导,调整策略,在活动中,注意回应,帮助梳理,提升经验,以鼓励幼儿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体推进孩子的发展。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寓教于乐。
大班美术:春天的线
一、交流、分享在大自然中捕捉到的春天的线。
⑴引导幼儿结合散步或郊游时的所见所闻,回忆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春天到了,你在踏或散步的时候,找到了哪些春天的线?
⑵结合幼儿的描述,补充播放“春天的线”PTt,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是什么线? 它们是怎样的?(鼓励幼儿运用语言及肢体动作表达对各种线条的认识)
二、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感知作品的表现手法及线的不同形态。
⑴简单介绍吴冠中,导入欣赏主题。
教师: 大画家吴冠中捕捉了许多春天里美妙的线,并把它们画了出来。让我们一起欣赏!
⑵欣赏作品组一(如图1、图2),初步感受线的方向和点线结合的画面效果。
教师:在这些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线?(细细密密、向上生长的线。)画面上
除了线,还有什么?这些点和线组成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
⑶欣赏图3,感受画面中线的粗细变化及画面布局的均衡。
教师:这幅画中的线是怎样变化的? (由粗到细,由深到浅,越来越密.)这些
粗细变化的线条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这让你想到怎样的景色?
⑷欣赏图4,感受线的自由交错与速度。(可同时播放活泼、欢快的背景音乐,如
巴赫的《嬉戏曲》。)
教师:你觉得这幅作品中的线和前面的有何不同?(线条更加自由、流动、交
错。)这幅点线交错的画面给你什么特别的感觉?你的心情怎样?
在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再次回顾吴冠中作品集《春如线》。
三、尝试运用水墨等材料创作表现春天的线。
⑴引导幼儿构思和交流自己的创作主题。
教师:你愿意画出春天的线条吗?它们是怎样的?在你的画面中,除了各所美丽的线,还会有什么?
⑵教师出示水墨材料,引导幼儿探讨如何表现线的粗细及深浅变化。
教师:你认识这些材料吗? 怎样才能表现出线的粗细和浓淡呢?
⑶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指导重点:鼓励幼儿放开手脚,从画面整体来布局线条(不拘泥于局部;引导幼儿探索运用粗细不同的毛笔、或者调整运笔力度等来表现线条的粗细;指导已经画完线条的幼儿让幼儿在画面上滴洒彩墨。
四、让幼儿交流分享各自的作品与创作感受。
⑴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整体欣赏。
⑵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取名。
教师:你的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春天美景?你想给作品取什么名字?除此之外,你还对哪幅作品感兴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