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课题研究课:春天是一本书

作者:吴 时间:2025-05-26 点击数:

 

大班语言:春天是一本书

执教者:吴倩

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一、研究课题名称: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介绍:

⑴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立足于“儿童本位”组建幼儿委员会,通过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引发幼儿对幼儿园管理的兴趣,作为幼儿园的小主人主导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彰显儿童立场,并更好的做到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

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资源开发及内容的研究。

主要研究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助推幼儿自主管理,并结合现有资源以及正在开发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开展一系列真实、自然、创造、体验的活动,不断夯实“自主社区”的内容,对“自主社区”进行深度的规划与资源开发。

⑶ 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幼儿自我管理机制的研究。

主要研究以儿童立场出发,依托幼儿委员会进行幼儿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教师用横向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发现更多幼儿的闪光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切实、科学地促进幼儿园自主社区的构建。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

四、研究目标:

欣赏诗歌,掌握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理解诗歌把春天比喻成不同的书的含义。

2. 喜爱春天,加深对春天的了解和认识,感受春天的美。

3.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体验合作朗诵的乐趣。

五、理论/理念说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去春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幼儿带来参观考察的机会,进一步感知植物的生长变化。

六、研究方法:

⑴观察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自主社区”中的种种表现,来分析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现象、障碍等等。

⑵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首先,它以找出一个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起点为开端。之后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找到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发展出自己的行动策略。

⑶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弄清其游戏特点及其社会性发展的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⑷经验总结法:通过幼儿园开展“自主社区”的实践,阶段性地总结、反思,撰写研究经验及结题研究报告,形成有参考意义的模式。

七、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来了,谈谈“我眼中的春天”。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诗歌。

我们眼中的春天是这样的,那诗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理解诗歌内容。

结合挂图,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说说比喻的运用。

学习朗诵诗歌。

在朗诵诗歌时可采用分段学习与整篇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念诗歌。当熟悉诗歌后,可以尝试有感情地配乐朗诵。

 5.延伸活动。

在日常散步时,可鼓励幼儿看春景创编诗歌。

八、研究反思:

活动前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很好的就引出了关于“春天”的话题,在学习诗歌第一段内容时,先请幼儿听录音机,问幼儿在录音机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学习积极性较高,认真仔细地倾听了诗歌第一段内容,并且在老师的提示下,较好的知道了在诗歌中,《春天是一本书》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春天写的淋漓尽致。在第二段和第三段诗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自主学习,鼓励幼儿说出各自的推测方法,丰富观察图文的方法。”大部分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提问大胆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幼儿思维较活跃,活动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三小段的诗歌内容稍微有点简单,可以请幼儿创编延续诗歌。

大班语言:春天是一本书

一、活动目标

欣赏诗歌,掌握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理解诗歌把春天比喻成不同的书的含义。

喜爱春天,加深对春天的了解和认识,感受春天的美。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春景,对春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诗歌图画(见《主题阅读6》、挂图)、音乐《春野》、《主题材料》中相应的操作单。

三、活动过程

谈谈“我眼中的春天”。

⑴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来了,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⑵幼儿大胆地运用已有经验描述我眼中的春天”,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春天来了,...(可以从花草树、动物、人们等几方面说一说。)

教师简单小结幼儿眼中的春天。

初步欣赏诗歌。

教师:你们眼中的春天是这样的那诗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春天是一本书》。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一遍,幼儿欣赏。

提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诗歌中将春天描绘成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教师出示挂图,幼儿欣赏挂图上彩色的花、会笑的小池塘和小朋友、会唱歌的春雨等。

理解诗歌内容。

结合挂图,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⑵引导幼儿说说比喻的运用,提问:诗人把春天比喻成什么?为什么?
 
⑶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为什么这样说呢?除了诗歌里说到的颜色之外,春天还有什么颜色呢?

⑷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谁笑了?为什么说小池塘笑了?它的酒窝是指什么?
 
⑸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谁在唱歌?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言说出来。
⒋学习朗诵诗歌。
看幼儿用书朗诵诗歌,可以采用分段学习与整篇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念诗歌。

当熟悉诗歌后,可以尝试有感情地配乐朗诵。

活动延伸:

在日常的散步等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边看春景边创编诗歌。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