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课题研究课:大班健康《心情树》

作者:毛孙军 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大班健康:心情树

执教者:毛孙军

太仓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香花幼儿园

一、研究课题名称: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介绍:

⑴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立足于“儿童本位”组建幼儿委员会,通过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引发幼儿对幼儿园管理的兴趣,作为幼儿园的小主人主导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彰显儿童立场,并更好的做到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

⑵ 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资源开发及内容的研究。

主要研究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助推幼儿自主管理,并结合现有资源以及正在开发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开展一系列真实、自然、创造、体验的活动,不断夯实“自主社区”的内容,对“自主社区”进行深度的规划与资源开发。

⑶ 依托幼儿委员会构建幼儿园“自主社区”的幼儿自我管理机制的研究。

主要研究以儿童立场出发,依托幼儿委员会进行幼儿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教师用横向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发现更多幼儿的闪光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切实、科学地促进幼儿园自主社区的构建。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中会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在“微型社区”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尝试以独立的个体自由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人际交往、自主情感体验尤为丰富。面对在自主社区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不同情绪变化,如何学会辨别认识、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消化这些不一样的情绪,给予了孩子们角度不一样的挑战,根据这样的问题,开展本次研究。

四、研究目标:

1.观察并知道不同的情绪,学会区分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2.能理解一些调节情绪的好办法,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调整自己的情绪。

⒊感受不同情绪对人们的影响,愿意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好的情绪。

六、研究方法:

⑴观察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微型社区”中的种种表现,来分析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现象、障碍等等。

⑵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首先,它以找出一个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起点为开端。之后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找到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发展出自己的行动策略。最后,将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并对其效果加以检验。

⑶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弄清其游戏特点及其社会性发展的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⑷经验总结法:通过幼儿园开展“微型社区”的实践,阶段性地总结、反思,撰写研究经验及结题研究报告,形成有参考意义的模式。

七、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本次活动结合绘本导入,说一说聊一聊发现的不同情绪,和幼儿讨论关于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调动孩子的情感。《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通过集体活动,观察分辨图片中不同的情绪,进行讨论和区分。通过小组操作,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最后结合生活经验,梳理一些保持积极情绪和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八、研究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观察和区分不同情绪方面入手,孩子们能比较快的抓住不同情绪的区分,知道什么是积极的、什么是消极的情绪。在过程中了解不同情绪的不同表现,在经验迁移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说到自己在微型社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不同的情绪。在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上,孩子们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法,例如:深呼吸、找好朋友说一说等。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孩子们对情绪的了解和感受。

大班健康教案:《心情树》

活动目标:

⒈仔细观察“心情树”上的小白人,进一步了解人有各种心情表现

⒉积极参加讨论,积累各种调节心情的好办法,愿意做快乐健康的孩子。


活动准备:

⒈物质准备:希沃白板、“心情树”图片(每组一份)、记录表(每组一份)、记号笔、红蓝色的圆点贴。

⒉经验准备:幼儿对各种心情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对好心情坏心情进行区分,发现并理解不同心情的表现。

活动难点:动手动脑,利用已有经验,总结调节心情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心情树”,引出话题

⒈这是什么?图片上有些什么?

⒉小结:这是一颗树,树上有一些小人,他们在做不一样的事情。


二、观察“心情树”,了解人们有不同的心情表现

(一)观察“心情树”上的小白人,发现他们不同的心情。

⒈师:这些小白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动作不一样,表情不一样)

⒉师:观察一下,这些小白人的心情一样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⒊幼儿上台进行发现

小结:既然小朋友们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就请小朋友们合作找一找,把所有不同心情的小人都找出来。

(二)幼儿操作活动,寻找好心情、坏心情的小白人。

⒈操作要求:幼儿每组一份“心情树”照片,红、蓝色圆点贴纸(各一张),把红点贴在好心情的小白人身上,把蓝点贴在坏心情的小白人身上,推选一位小朋友作为代表,注意避免将表情贴掉。

⒉现在每组人都有一颗“心情树”,找一找不一样心情的小白人。

⒊巡回指导:你认为红色园点贴纸可以贴在哪里?蓝色圆点贴纸可以贴在哪里?


(三)展示操作内容,分享交流,进行心情的分类。

⒈交流找到的心情小白人。

⒉师:你们找到了哪些小人,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它们身上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我们把“心情树”上各种心情的小白人都找了出来,是红点多还是蓝点多?平时,小朋友开心的时候比较多,当然偶尔还会有不开心的时候。


三、小组合作,讨论与分享调节心情的各种方法

1.就像心情树"上这几个心情小白人一样,每个人都会有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请你来说说自己遇到的开心事,或者是不开心的事情。

⒉心情不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找到办法把坏心情变成好心情。让我们把方法记录下来。

⒊操作要求:

每组一张(我们的方法记录表),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办法,同时推选一位代表进行分享准备。

⒋分享交流,请孩子说说自己小组内讨论的方法 (可引导幼儿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介绍)

(1)第一种方式:幼儿用语言分别介绍四种方法。

(2)第二种方式:请其他组先来猜一猜这组会用的方法。

(3)第三种方式:请幼儿用动作介绍一种好玩的方法。


四、情景体验,享受快乐,懂得心情快乐的重要性

1.概括梳理,经验提升:

(1)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方法,我这里也有四种方法,有些和你们一样,有些和你们不一样。

(2)小结:原来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心情会很好;运动或者看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可以让我们放轻松;还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这些方法都能让我们的心情快乐。

2.视频体验:

(1)我们先来试试,看一段视频体验一下快乐的心情。(播放视频《"倒霉熊”-打不开的降落伞》。)

(2)小结:心情好,一切都美好,让我们成为一个每天拥有好心情的快乐健康的宝贝。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