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的“劳动”游戏与教育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摘要:幼儿看到成人劳动,他也要劳动,不过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以“劳动”为主要游戏活动的。孩子在游戏中再现成人的劳动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社 会性活动”的模拟。“劳动”是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能仅仅将其看作“玩”,要抓住教育时机,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劳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幼儿; 游戏;劳动,教育;
游戏不是儿童专有的,青年人也爱游戏游戏兴趣伴人一生,但游戏兴趣最浓,玩的花样最多玩的时间最长的,还是儿童所以有人说儿童乃是游戏的化身,是游戏的精灵也是游戏的天才。[1]不过 对于幼儿的游戏我们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消闲的“玩耍”活动。事实上“对于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游戏就是一种”工作,就是一种生活的必需 经历或经验。“工作”也就是劳动,所以,幼儿的角色游戏主要是一种劳动游戏,儿童在劳动游戏中可以探索神奇社会,可以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一 幼儿的“劳动”游戏及其特征
爱游戏是幼儿年龄特征的心理体现。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说过。大抵儿童喜欢嬉游就如草木开始萌芽一样,只要给他舒畅的条件,就可向上生长。对儿童的教育也应该这样,要让孩子趋向鼓舞心中保持喜悦的心情。这样孩子就会不断进步,否则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就会受到影响。[3]87-88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不过,孩子的游戏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发展变化的。初期的婴儿只会玩,不会游戏,进入婴儿后期游戏出现,到了幼儿初期角色游戏的产生因素也就出现了,其后的幼儿游戏便以角色游戏为主。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想象扮演成人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活动。
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可以满足自己与成人共同生活的意愿,同时,这种游戏还用特殊的形式再现了成人的相互关系和劳动,所以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劳动”往往成为游戏的主题。有这样一则观察记录:小小的伊里娜见成人在锅里煮粥,自己也拿了一个糖瓷杯子放到椅子上,然后用茶勺在杯子里作搅动的样子,还不时用勺子敲敲杯子就像成人煮粥时抖掉勺子上的粥一样。[41]88伊里娜的这种游戏,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动”,而不是简单的玩耍。事实上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通过游戏来劳动”的。年幼儿童从小就爱“劳动”。这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早期幼儿把家长的所有行为都可能看作劳动,家长们哄孩子也常常这样说“你好好呆着,妈妈干活去了。”
早期幼儿对于成人的劳动行为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对成人的劳动行为有了好奇感所以他们想探个究竟也想亲自试一试。 当然这种愿望只能通过”劳动游戏”来实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行为能力的逐步提高孩子进入社会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扮演成人角色的游戏也逐渐增多。有这样一则观察记录孩子玩娃娃家游戏时,自己当妈妈”,让大熊猫给自己当儿子,还给大熊猫起个名字叫“咪咪”。他一会儿给咪咪喂饭,让它看电视,哄“咪咪睡觉;一会儿又说它病了”,亲自给它“打针”、“吃药” ,还把它拥在自己脸上反复亲吻亲昵地对它说着什么。当我们走近时,这个“妈妈”会把食指放在嘴上:“噓——我的孩子要睡觉了,请小声点,不要吵醒他。”显然,孩子在过成人瘾,它是由孩子意识的发展而产生的。
幼儿到了3岁左右,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发展以及行为能力的逐步增强,脱离了襁褓,会自已走路了,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了,孩子渐渐觉得自己长大了,进入社会的欲望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便千方百计过一些“成人瘾”,如在游戏中当一回“爸爸”、“妈妈” ,或做一次“医生”、“孙悟空”等等。当然,游戏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早期幼儿对“劳动”的模拟,还只是一种假想。他们的劳动内容不是真实的其动作也只是一种外在的模仿。如孩子也会像大人那样“喂宝宝,但他并不知道喂宝宝”的真正含义。比如他给布娃娃“吃”一口,马上就“哄”她睡觉说宝宝已经吃饱了。当孩子做过放娃娃躺倒睡觉的一系列动作之后很快又会把布娃娃抱起来,让孩子“起床”了。实际上早期幼儿只是在摆弄一些物体,是一种演示并不关心具体内容。
再举个例子:佳佳拿了一本画儿书盯着看,妈妈问她,“佳佳,你在做什么呢佳佳会认真地说“我在看书呢!”其实他根本不会看书至于画儿书是怎样拿他也是不管的。孩子的这种“劳动”特点是由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加之早期幼儿的思维还只是一种直觉思维和动作思维,所以早期幼儿的“劳动只能处于动作模仿层面。不过尽管幼儿的“劳动”只是一种动作的模仿,但它为我们从小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劳动游戏中,幼儿的角色扮演是不稳定的这集中表现在幼儿扮演的角色类型上。在实际的角色扮演中,幼儿可能一会儿要当 “爸爸”,一会儿又要当“老爷爷”角色替换、转换较为频繁。因为幼儿的心理和行为主要受情绪支配他们的活动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同时由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但 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人的提示或自己内心活动的影响随即就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同时,幼儿扮演的角色具有浑沌性,简单地说,他们所扮演的成人是“像又不像”。所谓“像”,就是幼儿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表演”成人一般行为动作,但由于幼儿在心理、能力、技巧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知识、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孩子的模仿和扮演都具有表面性、简单性和幼稚性,缺乏对所扮角色的理解所以这种扮演只是一种模糊的扮演。
二 “劳动” 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席勒说过,只有完全意义上的人才会有游戏;也只有能做游戏的人才是一个完全的人。游戏既是孩子的本性,更是人的本性所以对于幼儿的游戏我们可以从人性的高度上来理解与把握。[1]孩子对社会的学习正是从这种劳动性的游戏开始的幼儿的“劳动”游戏有利于加速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促进幼儿良好人格的发展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小看幼儿的劳动游戏更不能把幼儿的劳动游戏仅仅看作玩,而应当“从人性的高度上”来认识它的价值。
首先,幼儿的劳动游戏为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创造条件。“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51]39劳动游戏有利于孩子动手、动脑的训练。从动手来说,动手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有关研究指出,儿童的智慧在手指手可以说是脑”的老师。因此,一个人的发展仅仅依靠读书是不够的。一些科学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人的手和脑是密切相关的。手的动作激发脑的活动。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而这些动作不仅与思维有关,而且会促进思维的发展。事实上游戏中的动手训练使大脑得到了锻炼,智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从动脑来说动脑有利于孩子思维和个性品质的提高或者说,让幼儿多一些“劳动”游戏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说,在劳动角色游戏中,既有角色假想(以人代人),比如孩子扮演妈妈、老师、司机等;也有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如棍子代表匙子用纸条当“面条”,用小积木当”饭”,用冰棒棍当"筷子等还有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这种假想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如玩娃娃家,“妈妈”一摸孩子额头,“呀!小孩发烧了,送医院吧。”结果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来了 ,表明打完针,孩子病好了。上述假想伴随着 孩子的创造对培养孩子创造型人格大有好处。
其次,幼儿的劳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通过劳动游戏”再现成人的劳动行为,可以让孩子从小了解社会劳动增强孩子对劳动的感性认识。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勤劳实际上是从自己本身异化出去的活动。[6]80所以孩子的劳动游戏,实际上也是孩子劳动的形式。而这种劳动”拓展开去就会发展成一种劳动精神。 幼儿在劳动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够依照大人的行为去进行现实的模仿,而且能够主动地用某些角色规则、规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孩子在扮演“爸爸”或“妈妈”时,知道关心、爱护“孩子”,自己爱吃的饼干,也要先喂一喂布娃娃。他们在扮演医生的时候会知道医生的职能一一替病人看病,所以在游戏中,孩子常将胶布贴在被损害的玩具上。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已经进入了“社会化阶段他们已经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社会角色行为规则来进行一些较为标准的游戏活动。
由此可见,幼儿的劳动游戏既是孩子社会化程度的一种显示也是孩子加速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幼儿的角色扮演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教育线索即巧妙地利用幼儿的劳动游戏去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社会化。
最后,幼儿的劳动游戏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游戏是虚构与真实的一种巧妙构架。“儿童自由参加游戏以及娱乐、休闲、艺术等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儿童文化的表达和自主的创造并借此而成为人类整体文化中的有机组成,而且还是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未来象征意义的组成。1[2]由于儿童 游戏具有自由性他可以将自己的想象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去,进而超越日常经验的束缚当然,有时候也会有意颠倒日常经验。[1]席勒还把这种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游戏叫着“审美的游戏”,并认为等到人的想象力能够使一种自由形式出现的时候,人的所谓物质性游戏就会飞跃到审美游戏了,这时孩子就会从自由的、受任何约束的游戏中得到一种快乐和美的享受。[7]149
三 利用“劳动”游戏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也有教育时机的问题。孩子的劳动游戏,就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如果我们掌握了幼儿的劳动游戏特点把孩子的劳动游戏与孩子的劳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要抓好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给孩子更多的认识劳动者的机会。
幼儿的劳动游戏多与其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有关。生活领域越大,生活经验越丰富劳动游戏的水平就越高。所以要开阔孩子的视野尽量增加孩子接触社会,特别是接触劳动者的机会。比如一个纺织工人到家来作客,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叔叔或阿姨的工作并让孩子知道自己身上漂亮的衣服就是叔叔、阿姨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家里来了种田的客人,就要让孩子知道大米的来源这样可以启发孩子认识一般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对劳动者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让孩子接触普通劳动者还可带孩子去参观工人叔叔、农民伯伯的劳动情景,让孩子熟悉一些生产劳动过程。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认识劳动的意义,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进行劳动游戏活动。
第二搞好劳动游戏与实际劳动的结合。
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劳动”,还可以将劳动游戏与引导孩子的实际劳动结合起来如要孩子扫地,就可以让孩子以游戏形式出现。有个老师就设计了《捕鱼》游戏,让几个幼儿各拿一把扫帚,横着排成一行,一齐向前扫,嘴里还不断地念着:不让一条小鱼(纸屑 、脏物)漏网。在家里家长也可设计这样的游戏如让孩子把“老鼠”赶到一处送到垃圾堆。这样孩子既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也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逐渐对劳动产生兴趣。当然,这 需要成人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可以让孩子从帮助父母洗手帕、袜子、种、扫地和买些小商品开始进行训练。
第三,父母要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
孩子模仿父母是孩子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模仿和扮演他们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更多的行为规则。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在对待劳动上的一言一行都直 接影响孩子对劳动的看法。孩子的劳动游戏虽然具有独立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母评价的影响。事实上,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父母的评价来调节自己的劳动游戏和实际劳动行为。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父母本身要做到两点:一是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有较高的认识,不鄙视普通劳动者,如父母之间不要谈某某是干苦力活的,没出息;对孩子也不要说:“你将来学习不好就去种田、受苦。”对于家中来的客人要热情接待,不能厚此薄彼。二是父母本身要勤劳,不能瞧不起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工作,在家务劳动上,父母之间不能相互推诿。
第四,要注意对孩子劳动方法的指导。
这种指导既包括劳动游戏的指导也包括实际劳动的指导。从实际劳动来说,幼儿由于知识、经验、体力、能力的限制,许多活儿还不会做、做不了,为此,父母要在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的同时,给予劳动方法的指导。有的活儿父母可以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孩子去做;有些活儿可以让孩子边做边学家长作适当提示,如要注意什么防止什么等等。从劳动游戏来说,由于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社会角色、尤其是角色规则,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某一方面或某一 表面现象上例如,孩子扮演公共汽车司机只知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并不了解司机开车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所以成人对孩子也应注意用正确的角色规范来引导孩子的角色扮演。例如,孩子“开车”该吃饭了,他还不“下班”,这时你可以对孩子说:“你的车已经到站了,车子到站就该停下来。”如果孩子停了一会儿又要“开车",这时你可以再告诉孩子:“开车是要遵守时间的,你这辆车要到明天才能再开,一天只能开一趟否则就不是一个好司机了。 “孩子掌握了这些规则以后,就会立即停“车就餐了。
此外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适度的行为激励。让孩子劳动,其目的不单是为了教孩子学会做一点事。父母教孩子劳动真正用意在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责任心、独立性、自尊心、自信心。孩子年纪小,动手能力差,父母不能像对待大人那样要求孩子把事情做得多么好只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行。为了使孩子保持劳动热情需要有自我肯定的心理体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给予适当的帮助使孩子获得成功,免得孩子失败次数多了,感到自己没本事,产生自我否定情绪,从而厌恶劳动。当孩子获得某些成功,或做了比较正确的劳动游戏,可及时给予一些表扬或奖励,从而激发起孩子更大的劳动热情。
参考文献
[1]李庆明“风乎舞雩咏而归”——游戏哲学畅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2]丁海东。儿童游戏权的价值及其在我国的现实困境[J]华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 B C穆欣娜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 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7]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