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学习故事:小医院(24~25下)

作者:王园园 时间:2025-04-25 点击数: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

香花幼儿园

班级

4班

时间

2025.4.9

游戏名称

小医院

观察对象

嘉瑶乐乐

记录者

王园园

观察重点

幼儿在游戏中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活动情况记录

幼儿行为分析

嘉瑶乐乐一前一后地跑进了角色扮演区,他们戴上了医生的帽子,准备开始游戏。乐乐“我要这个的,我要当医生。”嘉瑶“我也要听诊器。” 两个人的争吵没有结束,并随后升级为肢体上的争抢。老师介入后,分派两人角色,乐乐“体温计”给嘉瑶测了体温,体温计显示体温为 35℃,他告诉嘉瑶温度太低了,然后用听诊器听了听嘉瑶胸口,告诉他:“你死了,没有心跳了,要抢救!”并去拿来了“针筒”。打针时,乐乐“针筒”在嘉瑶的手臂上打了好几次针,很高兴。

案例中,嘉瑶乐乐是在现实的情景中关于角色分配发生的争吵、协商和问题解决,此时两名幼儿已脱离游戏情境,导致游戏不能顺利进展。还出现了一定带有“恶劣”性质的言语和行为,如乐乐带着玩笑语气地告诉嘉瑶“你死了,没有心跳了!”这其实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嬉戏行为——幼儿故意做“坏事”或用某种动作来取乐,带有幽默、逗乐、玩笑性质的行为。此外,乐乐还出现多次打针的类似发泄行为,这其实也是幼儿在游戏中正常发泄情绪的行为。

教师

后续

的支持

在游戏中,幼儿语言和行为能够传递有效的信息,向教师反映出幼儿此时在游戏中所处于的状态。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合作者与支持者,教师要善于辨析游戏中幼儿言行是否处于游戏情境中,把握正确的介入时机。

当幼儿出现不满情绪、对角色扮演发生异议、出现矛盾冲突、攻击性行为等状况,导致幼儿游戏无法继续开展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和介入,积极地引导游戏的发展,帮助幼儿处理好迷惑、焦虑、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