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4班保育知识:如何更好地守护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王园园 时间:2025-04-25 点击数: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精心的保育呵护。保育知识涵盖多方面,从日常生活照料到身心健康维护,每一点都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掌握这些知识,是为孩子们创造良好成长环境的基础。
    一、饮食与营养
   ⒈合理膳食搭配
幼儿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多样且量大。每天的饮食应包含谷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像早餐提供面包、牛奶和水果,午餐有米饭、鱼肉、青菜和豆腐,晚餐安排面条、瘦肉和胡萝卜等,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 。
⒉良好饮食习惯培养
要让幼儿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一般三餐两点,即早、中、晚餐和上午、下午的加餐。吃饭时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吃青菜,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像讲关于蔬菜的故事,或把蔬菜做成可爱的造型,让孩子慢慢接受。同时,培养进餐礼仪,如安静用餐、使用餐具规范等。
    二、生活作息
    ⒈规律作息时间制定
充足的睡眠对幼儿至关重要,3-6岁的孩子每天应保证12-14小时睡眠时间,其中午睡2 - 3小时。幼儿园通常早上8点左右入园,晚上5点左右离园,午睡从12点到2点半 。规律的作息有助于幼儿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提高免疫力。
(二)睡眠环境营造
睡眠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一般室温在24 - 26℃,湿度保持在40% - 60%。睡前避免让幼儿进行激烈活动或观看刺激性节目,可讲轻柔的睡前故事,帮助他们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三、卫生保健
    ⒈个人卫生习惯养成
教导幼儿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20秒以上。还要勤洗澡、勤换衣物、勤剪指甲,保持身体清洁,预防病菌滋生。
    ⒉环境卫生维护
     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场所、玩具等要定期清洁消毒。地面每天清扫后用消毒水擦拭,玩具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可采用浸泡、蒸煮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 - 3次,每次30分钟以
上,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菌传播。
    四、安全防护
   ⒈园内设施安全检查
    每天对园内设施进行检查,如滑梯、秋千、桌椅等,查看是否有损坏、松动,及时维修更换。电源插座要有保护盖,热水设备放置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预防触电和烫伤事故。
    ⒉安全教育开展
通过游戏、故事、情景模拟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通行、注意危险等;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救方法,如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迷路时站在原地等待救援等。
    五、心理健康
   ⒈情感关怀给予
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当他们开心时一起分享喜悦,难过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增强安全感。
    ⒉社交能力培养
    组织小组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会分享、互助和解决矛盾,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如在搭建积木游戏中,让幼儿共同完成一个
大型建筑,在过程中学会沟通和配合。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