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自发分配角色:湉湉主动担任“收银员”,其他孩子扮演“顾客”。晗晗提出想当“理货员”,负责整理货架上的商品,其他孩子表示同意。角色分配过程中没有争执,孩子们能够通过协商解决问题。顾客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需求,如“我要买苹果”“这个多少钱?”
- 收银员妍妍能够清晰地回答价格,如“苹果是3块钱。”
- 欣怡在结账时提醒顾客:“请排队,一个一个来。”
- 晗晗作为理货员,主动询问顾客:“还需要什么吗?我们这里有新鲜的蔬菜。” 孩子们基本了解购物流程:挑选商品→询问价格→结账→付款。妍妍在结账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如“苹果3块,香蕉2块,一共5块。” 部分幼儿对货币面值不太熟悉,如小华递给收银员一张“10元”玩具货币,购买总价3元的商品,但未等待找零就离开。晗晗发现货架上的“蔬菜”不够,用积木代替,并向顾客解释:“这是新到的胡萝卜。”欣怡发现收银台的“钱”不够,提议:“我们可以去银行取钱。”并与其他孩子一起用积木搭建了一个“银行”。妍妍在结账时遇到“钱不够”的情况,主动与顾客协商:“你可以少买一样东西吗?”
分析与评价:
1.孩子们能够通过协商分配角色,并在游戏中合作,体现了较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2.幼儿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需求,收银员和理货员的角色促进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沟通能力。
3.部分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但对货币面值和找零概念还需进一步引导。
4.孩子们在游戏中展现了较强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使用替代物并拓展游戏情节。
下一步可以做:
在游戏中加入更多与货币相关的活动,如认识不同面值的货币、学习找零等。引入更多角色(如经理、送货员等),丰富游戏内容,促进幼儿的角色扮演能力。提供更多种类的商品模型和货币,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游戏中适时介入,引导幼儿解决冲突或拓展游戏情节,如“如果顾客忘记带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