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区角新添了一台儿童显微镜,烨烨第一个冲了过去。他围着显微镜转了两圈,伸手摸了摸目镜,又凑近看了看物镜,回头喊我:“老师,这个怎么玩?”
我走过去,告诉他这是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烨烨眼睛一亮:“那能看到树叶里面吗?”我点点头,帮他调好目镜,教他如何放置载玻片。烨烨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捡了一片树叶,小心翼翼地放在载玻片上。
透过显微镜,烨烨“哇”地叫出了声。他紧紧盯着目镜,身子一动不动,嘴里念叨着:“好多小格子啊……绿色的,还有透明的……”看了一会儿,他抬起头问我:“老师,这些小格子是什么?”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觉得它们像什么?”烨烨想了想,说:“像拼图!”我笑了:“对,它们就是树叶的细胞,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组成了树叶。”
烨烨又观察了一会儿,突然指着显微镜说:“老师,这里有一条黑线!”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条叶脉。我告诉他:“这是树叶的血管,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烨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沉浸在微观世界里。
观察结束后,烨烨意犹未尽,又跑去捡了不同形状的树叶,说要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整个下午,他都沉浸在显微镜带来的新奇体验中,时不时发出惊叹声,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烨烨对显微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他是第一个发现并尝试操作显微镜的幼儿,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他能够长时间专注地观察树叶的微观结构,并尝试描述自己的发现,体现出良好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他在观察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例如“这些小格子是什么?”,展现出初步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
他在观察完一片树叶后,主动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比较,体现出将已有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的措施:
1.提供更多可供观察的标本,例如花瓣、昆虫翅膀、头发等,拓展他的观察范围。
2.鼓励他用图画、符号或简单的文字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科学记录的习惯。
3.创造机会让他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促进同伴间的交流和学习。
4.开展与微观世界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阅读相关绘本、制作细胞模型等,加深他对微观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