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活动情况记录:
今天雨夏和紫萱选择了娃娃家,雨夏说:“我是女孩子,我来当妈妈。”紫萱学着雨夏说:“我是男孩子,我来当爸爸。”说完后雨夏拿起娃娃家的服装,在桌子上叠了起来,说:“我来把衣服叠起来吧。”紫萱蹲下来,一边摇着宝宝床,一边说:“宝宝怎么一直哭呀?”雨夏说:“宝宝是不是饿了呀?”紫萱说:“那我去买点吃的回来吧。”
说完,紫萱出门去小菜场,很快买了一些食物回来,放在餐桌上,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雨夏问:“你都买了什么呀?”紫萱回答说:“我买了面包和烧烤。”雨夏想了想说:“烧烤宝宝不能吃,我们喂他吃面包吧。”紫萱回答说:“行,那烧烤我们吃。”说完,雨夏把宝宝抱起来,靠在床边坐起来喂东西给宝宝吃,紫萱拿起一串蔬菜卷说:“我要吃一串蔬菜卷。”吃完后,服务员过来把食物收走了,紫萱说:“好的,拿走吧,你们做的可真好吃,我下次还去买。”雨夏把宝宝抱到了床上,拍着宝宝哄宝宝入睡,紫萱说:“有点渴了,我去买点果汁喝吧。”雨夏说:“好啊,我也想喝。”
幼儿行为分析:
⒈幼儿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和性别意识:幼儿知道女孩子做妈妈,男孩子做爸爸。且两人分工明确,各自设计的情境有连接性,会根对方给出的情境给予回应与延续发展。
⒉幼儿较为细心:不论是出门买食物的紫萱还是家里照顾宝宝的雨夏都意识到宝宝太小不适合吃烧烤,所以紫萱买了面包,雨夏给宝宝喂了面包,幼儿知道照顾宝宝的基本操作,并关心宝宝的衣食住行。
⒊两个幼儿对于宝宝的关心也有差别:雨夏相较于紫萱更为关心宝宝,紫萱有点脱离了娃娃家的情境,执着于买东西。
⒋幼儿善于赞美别人:紫萱并不吝啬对于他人的赞美,他夸奖烧烤店的食物味道好,并能表达出来。与其他角色的同伴连接起来。
教师后续的支持:
⒈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引导幼儿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尊重幼儿自发的想象与创作。
⒉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相应的健康活动,让幼儿了解到小朋友应该少吃哪些食物,为什么要少吃。
⒊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意,并勇于表达出来。
⒋对于情境中幼儿做的细节之处,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引导班级其他幼儿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