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如何预防夏季传染病
夏季来临,气温攀升,细菌、病毒也进入活跃期,3 - 6 岁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成为夏季传染病的易感群体。了解并做好预防措施,对守护幼儿健康至关重要。
一、夏季常见传染病及特点
(一)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3 岁及以下幼儿更易感染。发病时,幼儿手心、脚心会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黏膜有疱疹或溃疡,还可能伴随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患儿皮肤、黏膜疱疹液也会感染 。
(二)诺如病毒感染
属于急性胃肠炎病毒,儿童感染后多以呕吐为主,还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情况。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甚至空气传播,在夏季温热环境下,易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引发传播 。
(三)流行性感冒
夏季虽不是流感高发季,但也有小高峰。由流感病毒导致,幼儿会突发高热、寒颤、头痛、肌痛等,还伴有咽痛、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且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增加防控难度 。
二、预防措施全攻略
(一)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切断传播途径
3 - 6 岁幼儿好奇心强,爱用手探索世界,却常因不讲卫生让病菌有机可乘。要教导孩子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规范洗手步骤(七步洗手法 ),每次洗手持续 20 秒左右,清除手上病菌。同时,提醒孩子不乱摸鼻子、眼睛,避免病菌通过黏膜侵入身体;教会正确擦拭鼻涕方法,不用脏手触碰呼吸道分泌物 。
(二)注重饮食卫生,把好 “入口关”
夏季食物易变质,家长和幼师要为幼儿把好饮食安全关。准备多样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多给孩子吃新鲜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增强免疫力;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减轻肠胃负担。不吃剩菜剩饭,食材现做现吃,采购食材选新鲜、正规渠道产品,预防食物中毒 。
(三)合理穿衣与环境调适,营造健康小环境
给幼儿选吸汗、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利于汗液挥发,保持皮肤干爽。室内公共场所温度过低时,及时给孩子添衣;傍晚外出散步或野外活动,让孩子穿薄款长裤,防蚊虫叮咬,降低因蚊虫传播疾病(如乙脑等 ,虽不是夏季特有,但蚊虫活跃需防范 )的风险。
此外,室内要勤通风,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降低空气中病菌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四)规律作息与适度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 - 6 岁幼儿需充足睡眠,夏季适当增加午休时间,保证每天 11 - 13 小时左右睡眠(含夜间 ),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提升免疫力。
日常开展户外活动,选阴凉场所,避免正午高温时段。活动中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防中暑。周末带孩子外出,做好防晒,备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药品,遇不适及时处理 。
(五)及时接种疫苗,科学防控
按要求接种各类免疫规划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符合条件的幼儿,建议主动接种,为身体建立 “防护屏障”,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若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确诊传染病后,按医生要求居家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告知幼儿园,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
夏季守护 3 - 6 岁幼儿远离传染病,需家庭、幼儿园携手,从生活细节入手,培养良好习惯、优化环境、增强体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筑牢健康 “防护墙”,让他们在夏日尽情绽放童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