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学习故事:为小动物造房子(22-23下)

作者: 时间:2023-06-25 点击数:



情景实录:

今天,欣欣和晴晴在建构区里搭建,可是她们也不知道搭建什么作品。刚开始的时候,晴晴用三角形的积木一个连着一个围成一个半圆形,她说:“这是一个苹果,给小动物吃的。”这时欣欣说“要不然我们给小动物造房子吧,把房子造好后再给小动物准备吃的。”晴晴点头同意。晴晴首先拿来细长的积木(图1),竖放在地面上,然后在积木上放上一块长方形木板,木板放好后,晴晴在木板上积木放积木,这时的积木和地下的积木以及木板全倒下来了,晴晴又重新试了一次,积木和木板还是全部倒下来了,这时晴晴看到同伴欣欣在旁边使用了粗的纸筒,在四个角落各放置一个纸筒,然后将一块木板放在四个纸筒上,欣欣继续在上面又放了粗的纸筒,这时我说:“晴晴,你看,欣欣的房子没有倒下来哦,你可以试试她的方法哦。”于是,晴晴在旁边使用纸筒做底,并且选择了粗的纸筒,很快地搭建了三层房子,这时晴晴说:“小动物的房子造好了,有三层。”(图2)

反思与支持策略:

建构游戏不仅仅是在搭建作品,更是幼儿提高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建构活动开始之前,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并不知道自己搭建的作品主题是什么,教师更不能直接干预幼儿的建构主题,使得幼儿产生依赖性。因此,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支持幼儿确定自己的建构主题,给幼儿探索和试错的机会,活动中晴晴先利用积木搭建苹果,后来在同伴欣欣的提议下给小动物造房子,这是幼儿与同伴共同确定的建构主题,对于幼儿来说能增强自我的自信心。在后续搭建环节,晴晴一直使用细长条的积木,在积木反复倒塌的活动中,晴晴有一种失败的情感体验,这时老师要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游戏,观察到幼儿的游戏状态,从而因势利导,鼓励晴晴观察同伴的搭建方法,然后自己尝试,既提高了建构技能,丰富建构经验,又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

游戏评价时,晴晴和欣欣分享了建构区里的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提出了疑问:“那小动物呢?房子造好了,那小动物呢?”有小朋友回答:“语言区里有很多小动物。”也有小朋友说:“我家里有小狮子玩偶,可以带过来。”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在美工区里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住进来。”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