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周计划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主题名称:《秋天来了》1 班级:小3班 日期:10月20日-10月24日 带班老师:高晓芳(上)、谢媛(下)
本周重点 |
⒈能结合日常接触的水果,用手摸、鼻子闻、嘴巴尝,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外形、颜色、软硬特征。 ⒉通过画一画、剥一剥、玩一玩等多样的活动,感受水果的有趣,体验水果带来的快乐,知道水果很好吃,多吃水果对身体好。 ⒊继续学习穿脱衣物,会较熟练地穿脱鞋、正确摆放鞋子;不把玩具(如积木、小车)当“武器”扔或戳人,发现破损玩具及时告诉老师。 |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来园活动 |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引导其主动与老师和同伴打招呼,提醒幼儿自主签到,引导幼儿自己将个人物品放到柜子里,关注幼儿的入园情绪,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游戏。 ⒉区域游戏:重点指导:建构区(果园、自主建构);美工区(水果主题印画、水果撕贴画);生活区(给小动物穿毛线、晾衣服);语言区(故事剧场、重点推荐《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益智区(水果图形配对、雪糕棒拼图);科探区(树叶吹泡泡、触摸墙);表演区(苹果歌、自主表演)。 ⒊其它:引导幼儿观察假期过后班级自然角的植物是否有变化,鼓励幼儿使用工具来给植物松土、浇水。 ⒋晨谈:秋天的水果;我喜欢的水果;水果的秘密。 |
|
户外锻炼 |
晴天: 周一:南操场 周二:中厅 周三:北操场 周四:骑行区 周五:木制玩具区 |
雨天: 周一:小2班走廊+中庭走廊 周二:小4班走廊+办公室走廊 周三:小3班活动室+小3班走廊 周四:小4班走廊+办公室走廊 周五:小1班活动室+小1班走廊 |
|
集体、小组活动 |
活动一:好饿的小蛇 (语言)) |
活动二:酸酸甜甜的橘子 (科学) |
活动三:收藏树叶(社会)) |
活动四:苹果歌(音乐) |
活动五:橘皮变变变(美术) |
上午游戏
|
周一:角色游戏(重点关注:理发店) 周二:角色游戏(重点关注:娃娃家) 周三:角色游戏(重点关注:小超市) 周四:角色游戏(重点关注:点心店) 周五:户外建构(重点关注:水果屋) |
|
下午活动 |
户外活动 |
散步时和幼儿一起观察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 |
场地:中厅 |
场地:爬笼 |
场地:东操场 |
场地:攀爬区 |
场地:小山坡 |
游戏活动 |
玩沙(重点推荐:堆房子) |
足球游戏(重点推荐:运球) |
户外涂鸦(重点关注:认识涂鸦墙) |
图书室(重点推荐:爱吃水果的牛) |
科探室(重点关注:放大镜) |
日常生活 |
⒈起床后通过 “衣物小暗号” 引导幼儿区分裤子正反 —— 如 “小口袋朝前面,小腰带不跑偏”,服小袖子” 露出来)教幼儿翻对进步幼儿贴“自理小明星” 贴纸奖励。 ⒉结合具体场景引导幼儿感知需求 ,如:户外玩滑梯前提醒 “跑跳会出汗,先把外套脱下来叠好放筐里”;午睡起床后说 “刚睡醒身体有点凉,快把小背心穿上当‘小铠甲’”;学会主动调整衣物。 ⒊每日晨间、午间提醒幼儿 “喝够温开水,小嘴巴不干燥”同时关注个人卫生,如“指甲剪剪短,细菌不藏躲”“衣服脏了及时换,干干净净真舒服”,通过儿歌强化卫生习惯。 |
家长工作 |
⒈建议家长带幼儿到公园、小区观察,用照片或绘画记录 “秋天的变化”—— 如 “树叶变黄了”“小草有点蔫”,并和幼儿聊聊 “秋天和夏天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帮助幼儿感知季节特征。 ⒉鼓励家长制定 “我的小任务” 打卡表,让幼儿每天完成 1-2 件力所能及的事,如 “自己叠睡衣”“自己拿碗筷”“自己穿鞋子”,家长用 “星星贴纸” 奖励。 3.鼓励家长和孩子到大自然中寻找成熟的果实,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帮助幼儿丰富相关的词汇。 |
环境创设 |
⒈主题墙环境:搜集秋天的果实、落叶等自然材料,增设秋季相关的环境布置,营造秋季氛围。 ⒉游戏环境:增添生活区的游戏材料,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展示孩子对于游戏的话题讨论。 ⒊其它环境:创设班级秋天的秋日造景,丰富游戏材料与玩法,将孩子的作品进行美化展示与欣赏。 |
本周反思 |
⒈本周围绕“秋天来了”主题,以水果、树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在观察水果的环节,多数幼儿能积极用感官探索,如摸苹果的光滑、闻橘子的香味,但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需后续加强语言引导。 ⒉在生活技能方面,多数幼儿能自主穿脱鞋子,但摆放不够整齐。 ⒊针对以上、老要做好改进措施,引导幼儿提高生活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