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们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简单劳动,即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动手兴趣,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双南幼儿园大班年级组开展了自我服务相关系列活动,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自我服务计划表
经过交流探讨,孩子们开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了一份自我服务计划表。
自我服务进行时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光说还得做!快来看看宝贝们的自我服务本领吧!
生活自理我能行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学习生活技能、提升自理能力的宝贵机会。瞧,大班的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事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孩子要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收纳整理不仅能让环境整洁有序,还能在整理的过程中建立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进入小学乃至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孩子们对担任值日生有一种荣誉感,很愿意参与到值日生的劳动中。每天都有能干的小值日生帮助大家擦桌子、摆凳子、浇花......所以我们的教室的环境才能每天这么干净整洁呀!
给孩子一个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展现出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会在观察和模仿中,逐渐学习到这些生活技能。
给孩子一个身份
将生活自理活动转化为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试试可以让孩子扮演“房间整理师”,负责整理自己的卧室和玩具。
给孩子一些方法
试着让孩子制定整理计划,制作标签,一起看看和整理有关的绘本,掌握一些有效的整理方法。
给孩子一点时间整理能力的培养是习惯培养的一种,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家长也要耐心等待,放手让孩子整理的时间长一些,让孩子先想一想,慢慢形成自己的整理思绪。
给孩子一点鼓励为孩子设定明确的生活自理目标,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能够有效地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目标清单,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每位孩子都是纯洁的天使,凝聚了世间的美好与希望,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幼儿有担当,更有责任感。只要我们相信孩子,持之以恒,多引导,不包办,多鼓励,适时地学会慢慢放手,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让孩子们自信、勇敢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