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豆豆、小黄、小文一同布置了医院的场景。过了一会儿娃娃家里的妈妈小占幼儿匆匆忙忙跑进了医院,说:“我发烧了,头很晕。”她先在挂号处挂了号,小黄递给小占一张病历,小占来到小高医生面前,小高耐心地询问:“请问,你哪里不舒服呀?”小占说:“我头很烫呀,好像发烧了。”豆豆医生就马上拿出一个体温计,帮助小占量体温。过了一会,豆豆取下体温,哈哈哈大笑说:“哎呀,太高了,要打针才行。”小占说:“我怕打针啊。”小高说:“我妈妈说发烧了要打针才好得快。”于是,小高就在小占的病历本上打针处做了一个标记。这时,小文就拿来了一个注射器,准备给小占打屁股。小黄两个看到小占要打屁股了,一直捂着嘴巴笑她。小占说:“不要啊,我好怕呀。”豆豆和小高在旁边说:“不要怕,一下就好了。”小文对着两个医生说:“你们两个帮我抱住她,我来打针了。”说完,小文就用注射器对准小占的屁股。注射器没有打开往上抽就直接打了。打完了,小文对小占说:“你看,是不是不痛。”小占哈哈大笑说:“一点都不痛,我下次还要来挂瓶。”晴晴在挂号处挂号后,见到了医生,小高戴好听诊器,在晴晴胸前听了一会儿,又叫晴晴:“张开嘴巴给我看看。”接着问:“你哪里不舒服吗?”晴晴说:“我感觉自己感冒了,流鼻涕、咳嗽。”小高说:“那你去输液吧!输液会好的快一些。”晴晴躺着小床铺上,等待护士给她挂瓶。小文一直找不到输液袋,很着急。豆豆说:“哎呀,输液袋上次谁收拾的,怎么不见了?”后来,游戏就这样结束了。本次游戏,幼儿对于新调整的病历在使用上比较明确,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在病历上圈出来。从游戏中看,幼儿通过前面两次的游戏,已经有了做医生、做护士的经验,原来出现了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没事干已经缺乏交流的的情况,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游戏中的情节也越来越丰富,幼儿的扮演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幼儿对医疗器械的使用不太明确。没有接触过这些医疗器械,缺乏经验的支持。幼儿在游戏中不能充分利用一些替代物来丰富游戏内容,开展游戏。例如游戏中小文和豆豆找不到输液袋,不懂得寻找替代物。幼儿在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材料和游戏之间不能有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