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种植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命教育这一核心内容,生命是唯一的,珍贵的,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才会去珍惜尊重。同时《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和探究就是接触大自然的过程,在大自然中接受的教育是最直观、最有趣和最有意义的。因此,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对萝卜前期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后期的一些照顾和种植活动,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把课程理念融入活动中,充分挖掘园内资源和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自由研究和种植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相关的经验。
二、认识、播种、观察,从萝卜的生长中感受生命的蓬勃
冉冉发现种植盆里长出了绿色的小苗苗,“这个盆里果然种了植物。”她喊来好朋友子岩“你看,这里面长出了小苗,圆圆的小小的好像豆芽一样。”“这个不是豆芽,豆芽是长长的,白色的,妈妈给我买过吃。”他们的谈话吸引来了更多的小朋友。他们对小苗苗到底是什么植物,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香菜、青菜、豆芽、小花、土豆、番茄……”于是他们跑来问我:“老师,你知道外面的小苗到底是什么吗?”我把问题抛回了他们,鼓励他们想想办法,怎么才能知道小苗苗到底是什么。’经过孩子们的商量,一致决定回去问问爸爸妈妈,也许他们认识。所以他们请我给小苗苗拍张照片,回家带给爸爸妈妈也看一看。孩子们把自己的调查表做了分享,但是发现每个人的调查结果仍旧不太一样,有豆芽、香菜、萝卜、豌豆苗。
在知道了种植盆里的植物是萝卜苗后,孩子们对萝卜的照顾也更加地频繁,每一位孩子都会争先恐后地去给萝卜浇水,把萝卜搬到有太阳的地方晒太阳。在一天早上,小瑾拿着水壶给萝卜刚浇完水,就看到陆欣也拿着水壶要给萝卜浇水。小瑾马上伸出手制止陆欣说:“不要再浇水了,萝卜已经有水了。”“你的水不够,萝卜还要很多水。”“已经很多了,不能再浇水了。”“要浇水的。”两个人就需不需要再浇水争论了很久,其他孩子也在后续提出了一些关于照顾萝卜的问题:“放在太阳下萝卜会不会热呢?”“萝卜怎么样才能快点长大呢?”于是我们就如何更好地照顾萝卜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三、种植、照顾、养护,感知生命的成长需要呵护和照顾
经过了一个月,萝卜在孩子们精心照顾下成长着。一天,琪琪突然说:“萝卜什么时候能够长大呢?”“萝卜应该还要再长大点。”浩浩回答“可是萝卜好像一点也没长大。”琪琪说“我们去看一下昨天的照片。看看有没有长大。”浩浩跟琪琪看了昨天拍摄的萝卜照片。发现萝卜好像真的没有变化。他们和我说了这个发现,我引导他们再找找以前的照片对比一下,孩子们发现一周之内萝卜并没有长大很多。“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地方太小了啊?我看到过萝卜都是很大一个的。可能比这个盆子还要大。”、“我觉得是晒不到太阳。”“多浇点水可能会长快一点。”“种植手册上说要给萝卜施肥的。”
在如何让萝卜快快长大的讨论中,孩子们说到了要制作肥料,让萝卜多吃一些营养。但是肥料是什么呢?应该什么做呢?首先肥料的材料需要一些水果皮,正好有一天下午点心的水果是香蕉,有剥下来的香蕉皮,于是孩子们跟生活老师请求,让老师把香蕉皮留一些下来。还不要一些红糖,有孩子自告奋勇说自己家里有红糖,会回家跟妈妈说请她帮我带一些过来。可是装在哪里呢?“幼儿园里有大瓶子,可以装在里面。”于是,香蕉、红糖、瓶子、水材料都准备好了,孩子们再一次行动了起来。
收获
在照顾萝卜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萝卜好像没有长大的情况,于是我引导他们进一步地去对比去考证,最后孩子们真的发现了这个问题:萝卜没有再进一步的长大。随后他们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解决方式,并且去尝试,我没有阻止他们的行动,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也对照前期经验,自己发现的问题比如:自然角摆不下大的种植盒,班级里空间大但是没有充足的阳光等。我也没有直接给他们建议,而是把问题先搁置下来,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思考。所以在后续的拔香菜过程中,孩子发现了能像香菜一样,把萝卜搬到种植区种植。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这个搬家地点这个问题。
在搬家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先做计划,确定需要准备的工具,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挖的坑很小,萝卜在移植的过程中也折断了很多根小苗。但这种试错和有些失败过程,也能让幼儿收获很多经验,他们知道了坑要挖的大一点,泥土要轻轻的放,不能放在萝卜叶子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