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4班张子禾家长育儿心得(2023下)

作者: 时间:2023-12-12 点击数:

这个学期孩子在各方面表现都有很大进步,这其中离不开老师们的正确引导和他自己的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意识也不断的增强,慢慢从一个懵懂孩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几点我自己的育儿观点:

一、肯定孩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吝啬表扬孩子,发现孩子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当孩子面对失败挫折时,给予正确引导,并鼓励他再尝试一次,告诉孩子放弃很容易但能够坚持下来非常了不起,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相信孩子听后会愿意再尝试一次,在尝试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自然找回了自信心。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肯定至关重要,它是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尊重孩子 ,学会倾听,

培养良好的性格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很多事情不能准确表达出来,面对孩子犯错时家长容易不耐烦和想当然就批评指责孩子的过失,这样不可取。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耐心倾听,鼓励孩子说出事情的原委,了解真实的情况后再正确的引导孩子。建议采取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说教会让孩子反感和讨厌,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尤其在孩子哭闹不能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是听不进家长话的,需让孩子先安静下来,才有可能回到真正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家长如能先控制好情绪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相信孩子会安静下来,然后和家长一起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家长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他们也会懂得应该如何处理问题,所谓身教大于言传吗!有了榜样,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不是哭也不是闹,而是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慢慢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多用孩子,让孩子更加独立

和有责任感

俗话说宠大的孩子是宠物,用大的孩子是人物。孩子越用越有担当,这话不无道理。家长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会,所以事事帮他安排好,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相反我们应该学会向孩子示弱,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动手动脑,你会发现孩子的可塑性超乎想像。平时我会让孩子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应该承担一点家庭的责任。比如洗碗、扔垃圾、扫地、擦桌子等等。记得齐齐第一次主动提出帮我洗碗时,我心理还在担心孩子是否真的会洗?毕竟他才4岁,但是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就算不会洗也没有关系,就让他试试吧。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他洗的有模有样,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这个事情让我彻底明白,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四、用心陪伴,让孩子爱上阅读

曾经我家齐齐也是一个不爱看书每天只爱看电视的电视迷。可以从早看到晚,但这样做的危害可想而知。不但对眼睛伤害很大,还会让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降,养成遇事不爱动脑思考的坏习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我也非常焦虑。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做点什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喜欢听故事,于是我每天坚持给他讲故事,慢慢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用手指着每一个字,让他既能听到也能看到,慢慢的我发现他无形中认识了一些字,当他高兴的告诉我他认识什么字的时候我肯定了他,并告诉他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一定很了不起。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着,每天坚持阅读,从不间断,现在齐齐从之前的不阅读到被动阅读再到主动阅读,他收获了成长和进步。

五、家校共育,让孩子更快的成长

家长们有没有算过,一个星期7天,孩子在学校就得呆5天,可以说跟老师相处的时间多过父母。我家孩子吃饭慢我是知道的,但有一次老师给我的反馈让我震惊,老师居然能够清楚的知道孩子吃每一口饭的咀嚼次数,作为家长的我真的自愧不如。这足以说明老师比我们家长更了解孩子,清楚孩子的优缺点。所以及时和老师加强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孩子的情况,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引导孩子改正。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教育,家长要积极配合,加强和老师的沟通,才能形成合力,助力孩子更好更快的成长。

教育孩子远比生育孩子难,育儿是一件长期不间断的大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会面对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学会反思,不断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