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3班学习故事:做香包(24~25下)

作者:李红斌 时间:2025-06-06 点击数:


  角色游戏开始了彤彤菲菲正在进行做香包传统手工艺店的游戏。桌上摆放着各种颜色的小袋子、不同材质的物品以及一些装饰用的小物件。彤彤拿起一个棕色的纸袋,将鼻子凑近,做出闻东西的动作,脸上露出专注的神情,似乎在仔细辨别袋子里物品的气味。随后,她开始将桌上的物品往纸袋里装,动作认真而细致。菲菲手里拿着一个写有“艾草”字样的纸袋,眼睛看向旁边红色的装饰挂件,伸手将其拿起,并对着彤彤说道:“你看,这个挂在这里肯定好看,咱们把它放在袋子上当装饰吧。”彤彤停下手中的动作,看了看说:“好呀,这样袋子就更漂亮了,肯定很多人买。”接着,菲菲 把红色挂件系在了纸袋的一角,然后两人又开始整理桌上的其他物品。彤彤一边整理一边说:“我们把这些绿色的袋子放在一起,里面装上不同的东西,就像有不同的香味一样。”菲菲 点头回应:“对,就像有不同的配方。”在之后的游戏中,她们还模仿起顾客和店员的对话。菲菲 假装是店员,向彤彤介绍:“这是我们的新款香囊,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哦。”彤彤则扮演顾客,问道:“那这个是什么味道的呀?”菲菲 拿起一个袋子闻了闻说:“这个是薰衣草味的,闻起来可香啦。”

分析与评价:

  彤彤菲菲在游戏过程中能够积极互动,相互交流想法和意见。她们通过语言沟通共同完成对纸袋的装饰和物品的整理,体现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在角色扮演中,能够自然地切换顾客和店员的角色,并进行有效的对话,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将普通的纸袋和装饰物件想象成香囊和店铺的装饰,为物品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用途。她们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想出不同香味和配方的香囊,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她们使用了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如“提神醒脑”“香味”等,丰富了词汇量,并且能够根据游戏情境进行对话,语言表达较为流畅和自然。幼儿对店员和顾客的角色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模仿生活中在店铺里的场景进行游戏。她们知道店员要介绍商品,顾客要询问商品信息,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得较为投入和逼真。

下一步可以做:

  后续提供更多种类的模拟香料、手工艺品材料以及装饰物品,如干花、珠子、丝线等,丰富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更多的创意和玩法。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经历和想法,鼓励其他幼儿倾听和学习,促进幼儿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同成长。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在店铺里的更多场景和细节,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在游戏中适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除了这些装饰,还可以用什么让袋子更特别?”“不同的香囊适合送给什么样的人呢?”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拓展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引入更多的角色,如店长、送货员等,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和互动,进一步丰富游戏的情境和玩法。




主办单位:太仓市高新区镇洋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