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留守儿童,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许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了生计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然而如今,在繁华的城市里,也出现了一批非典型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那么,什么是城市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或工作繁忙,以致于要么与保姆为伴,要么在爷爷奶奶的隔代抚育下成长,要么小小年纪就寄宿在学校或者其他一些辅导机构,与父母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城市儿童,就是所谓的城市留守儿童。
与农村留守儿童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生活并不贫困,有的还很富裕。他们有的用着最新款的手机,有的有着数不清的高级玩具、多得吓人的零花钱,有的上最贵的补习班,但他们和农村留守儿童一样,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缺乏心灵的关爱。
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么,不幸的城市留守儿童各自有着怎样的形成原因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父母进修学习。父母一方或双方到另外的城市或国家深造,而不得不暂别孩子。
2、父母挂职下乡。有些家长在国家机关单位任职,因为工作需要,得挂职下乡,到基层单位工作,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
3、父母异地开公司或被派往异地公司。这部分家长更像是游牧部落,哪里有水草就去哪里放牧,根本无力照顾孩子,而有些孩子也早已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生活。
4、父母工作繁忙。这部分家长多是公司高层人物或领导,因为应酬多,与孩子接触少。而这一部分孩子处于留守的边缘,比严格意义上的城市留守儿童幸福得多;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情,父母还是可以很快赶过来处理的。
5、子女异地求学。这是一种新的留守形式,表现形式为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孩子异地求学,这些孩子往往被寄养在亲戚家或自己生活在异地。
城市孤独症是什么?简单地说,城市孤独症是一种心理感受,是喧嚣里的孤单。患上城市孤独症的人,不愿与他人接触,网络是他们的精神寄托。那么,身处特殊环境的城市留守儿童会患上城市孤独症吗?
虽然不差钱,拥有着孩子们艳羡的游戏机和零花钱,但是由于无法与父母一起生活,城市留守儿童常常会感到生活无聊。亲情的缺失让这些孩子感到空虚迷茫,也让他们染上了城市孤独症。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善沟通少朋友、与游戏机为伴、极端、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只有通过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全面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生活、个性得到逐步完善。如果孩子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和抚慰,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角色最好不要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