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是有些习惯却不好,如:大人说话时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等。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呢?
一、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完成一些小任务,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结合培养注意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来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二、利用“听辩错误法”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有的孩子倾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如:“玉米棒结在地下,葡萄结在树上”等让孩子倾听后,挑出毛病并纠正。
三、利用“传话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说可以印证孩子是否仔细倾听,只有让孩子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我们才知道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可以让孩子听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听完后回答问题。如:小蚂蚁想去哪里?汽车上坐着谁等等。
四、利用“传话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传话法可训练孩子记忆力和倾听力,如:让爸爸每天告诉孩子一句话,再请孩子告诉妈妈,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