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但是,如何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父母应该让孩子坦然面对现实,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快乐、失望,都要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克争。就像幼儿学会走路时跌倒后爬起来再走,跑步比赛总是有时比別人快、有时比别人慢一样。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自信心。
二、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要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作为家长、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置一些难度不等的情境委托孩子去承担一些有困难的任务,让孩子逐步经受磨练。如:在日常生活中,去给邻居传话、送物等;把孩子喜欢的东西藏起来,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在野外活动时,鼓励孩子去走“勇敢者”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适当的批评,有些家长总是怕孩子受委屈,不许说孩子的不是,造成孩子受不得一点批评。其实,孩子错了,受一点点批评也很正常。
虽然当时孩子的心里会不好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要让孩子明白大人的批评是为了有更大的进步。当然,设置的情境应适合孩子心理承受水平和理解能力,把握好难度、强度,避免超越孩子的承受力,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三、增强孩子抗挫折的信心
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们大人非常高大、了不起,我们大人在碰到困难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做出榜样,冷静、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日常生活中,也可有意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家里太乱,请孩子帮忙收拾妈妈买的东西太多,拿不动,让孩子帮忙等等。在处理某些家庭问题时让孩子参与讨论,通过父母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言行等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乘陶和影响。另外,同伴的榜样力量也是一个好方法。孩子在怕跳高时,我们可以说:“別怕,你可以的。你看,他一
下子就跳过去了,他行,你一样也行的。”“你真像某某一样勇敢”。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増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你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